近年來,民航局提出推進以“平安、綠色、智慧、人文”為核心的“四型機場”建設,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機場智慧化的目標。采用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移動互聯、人工智能等“工業4.0時代”的技術,全面優化機場的生產要素,實現安全、精細、便捷、綠色和諧等目標,促進中國民航智慧機場的建設。
機場飛行區是機場最重要的區域之一。機場飛行區內的飛行安全事故可能是意外的、突發的,極具高風險性、高危害性和高復雜性。這些事故可能會導致飛行任務的延誤或取消,對民航運輸和乘客的安全帶來重大威脅。因此,機場飛行區的低空安全管控對于保障飛行安全至關重要。
在機場飛行區有兩個安全保障重點:
一是鳥害防治,隨著航班業務量的快速增長和生態環境的改善,鳥擊航空器事件成上升趨勢,75%的鳥擊事件發生在起降或起降前后的低空飛行階段,機場飛行區是重點防范區域;
二是無人機,無人機黑飛現象層出不窮,尤其在機場,嚴重影響航班和乘客的安全。
采用雷達、光電探測設備、各種驅鳥設備等裝備設施,結合智能化、數字化的手段維護機場飛行區安全,成為機場行業共識。
數字孿生體技術日益成熟,應用于機場低空安全領域,能幫助各種硬件系統發揮更大效用全面提升智慧化管控水平。
平臺簡介
機場飛行區空間區域數字孿生
驅鳥設備數字孿生
鳥類、無人機探測
鳥情管理
智能驅鳥
實時態勢監測--指揮中心大屏端
日常維護活動管理
物資倉庫管理
移動端App
助航燈光管理
車輛管理
結合飛行區場面調度與航班起降ADS-B的智能驅鳥
成功案例 - 重慶江北機場飛行區綜合管理平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