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基礎設施行業普遍為資產密集型行業,業內企業對資產管理工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包括減少設備故障率和非計劃停運、縮短維修響應時間和維修工作時間、延長設備壽命、降低維修備件庫存水平、降低維修成本、提高資產回報率等。
不過,基礎設施企業目前在資產管理方式上普遍存在一些問題:1、數據問題:資產缺乏統一編碼體系;資產運行數據采集顆粒度、頻度不足;臺賬記錄數據跨部門共享也不足,無法對資產運行建立健全、準確、及時的數據記錄;
2、運行監控問題:監控能力不完備;可視化能力不強;未形成監測->預警->診斷->維護的閉環流程;
3、運維巡檢問題:運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;資產巡檢維修流程不規范;維修響應時間和維修工作時間不可控;知識庫不完整;
4、性能優化問題:數據不足,難以對核心資產建立機理模型與數據模型,也難以引入人工智能/機器學習等創新技術,無法實現大幅度的性能優化;
5、安全問題:難以對事件/事故進行預測性維護,非計劃停機造成經濟損失與社會影響;
6、成本失控問題:采購成本、運維成本、事故損失、人員效率等各種不可控因素,導致資產總運營成本高企。
這些問題的存在,導致企業無法保證資產收益的穩定、安全可靠、可預測,給企業運營帶來潛在的風險。
針對上述問題,祝融科技基于“祖龍”數字孿生PaaS底座平臺,精心打造了“元鯨”基礎設施資產管家產品,以數字孿生技術賦能城市基礎設施行業資產管理。“元鯨”基礎設施資產管家,可對基礎設施資產從建設期的設計選型、采購實施、數字化交付,到運營期的運行管理、維護維修、折舊報廢的全生命周期,幫助企業建立虛擬資產->實體資產->數字孿生資產的數字化管理模式。
“元鯨”基礎設施資產管家主要包括資產基礎管理、資產運行監控、巡檢維修管理、資產分析評估、資產安全、資產數字孿生可視化平臺等組成部分。這些功能模塊的逐漸實施,可幫助基礎設施企業帶來如下價值:
1.改善資產管理,避免不必要的設備采購成本及運營管理成本;2.傳統手動流程升級為自動精簡方式,提高運營管理團隊及一線團隊的效率;3.最大限度減少計劃外停機時間,避免破壞性事件和重大運行故障;4.為資產性能的進一步優化打好數據基礎,便于建模分析/AI/ML等技術的引入。
“元鯨”基礎設施資產管家已廣泛應用于多行業資產管理場景,并且正在不斷拓展中。
在“元鯨”基礎設施資產管家基礎上,祝融科技還針對特定行業,開展資產性能優化方面的研究探索。在建筑行業,針對園區、廠區、交通樞紐、場館、倉儲等細分場景,祝融科技聯手多家院校企業,展開了資產運行效率優化、用能優化、用戶體驗優化、安全應急優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。在供熱行業,祝融與北京煤熱院聯合研發了智慧供熱云邊協同系列產品,重點解決集中供熱的二網平衡調節、用能優化、用戶體驗提升等問題,獲得了多項專利,并共同參與編寫了《城鎮供熱智能化工程標準》。在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下,基礎設施資產的高效管理與性能優化,是所有基礎設施企業與政府監管部門都日益重視的問題。祝融科技在此領域持續深耕,通過長期積累的技術、產品與實踐經驗,為客戶帶來價值,為數字中國助力。